“之前交資料總是要跑到政務大廳,假如資料不齊全還要跑好幾次,往常在網上幾分鍾就搞定了!”不久前,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討院相關擔任人,經過自然資源部全國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提交了測繪資質申請申報資料。整個過程都是線上操作。他表示,系統運用很便當,進入後先停止單位注冊,審核經過後就能夠登錄單位賬號,上傳申報資料。假如資料齊全,很快就能夠完成申報。完成申請後2-3周,就能收到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的審批反應。若申請未經過,也能依據反應整改。
“多頭跑辦證難”曾令不少企業頭疼。《意見》指出,推進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注銷注冊和涉企運營答應等事項“跨省通辦”。最近幾年,全國多地簡化優化各類跨地域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立項目審批等流程手續,提升效率,緊縮辦理時間,完成各類市場主體運營事項跨區域、跨環節、跨地域的通聯辦理。
盛之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樊女士在去年拿到了停業執照。“真沒想到,身處黑龍江,就能申領青海核發的停業執照!”樊女士沖動地說。因運營需求,樊女士要在青海西甯創辦一家新能源企業。黑龍江省尚志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申請後,經過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公衆效勞平台幫辦、代辦提交申報,西甯市行政審批效勞局很快便核發了停業執照。“要是沒有‘跨省通辦’,去一趟就是幾千公裏,從辦照、刻章到領發票、銀行開戶,怎樣也得跑個三四趟!”樊女士說。
與停業執照異地辦理相似,征稅繳費也是企業“跨省通辦”的高頻次事務。日前,“東北三省一市”,即遼甯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大連市推出稅費業務互助效勞。據引見,跨省運營企業可依據辦稅需求就近選擇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異地涉稅事項,稅務部門將采取“異地受理,內部流轉,屬地辦理,辦結反應”的方式完成“通辦”涉稅事項。
在国度政务效劳平台“跨省通办”效劳专区,记者看到,包括设立变卦、准营准办、商务贸易、金融证券、能源水利、交通运输等22個主題在內的170個法人辦事事項已被接入。
“對企業來講,‘跨省通辦’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買賣本錢。”劉俊海說,這有利于構建親清爽型政商關系,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企業中心競爭力和企業家取得感。